2021-12-28 05:11 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佟家棟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局之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增多的復雜局面,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在這一過程中,全國21個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海自貿試驗區推出一系列旨在建立自貿試驗區“引領區”的措施,總部經濟、金融產業實現了較快發展;天津自貿試驗區開展了進口租賃飛機跨關區監管、企業設立登記備案限時辦結等試點,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飛機租賃聚集地;四川自貿試驗區全方位聯動航空、鐵路、公路、水運交通網絡,持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框架初步建立,率先推出了全國第一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這些探索實踐,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貢獻了力量。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多邊主義,主動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這為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方面,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要守正創新,通過“海關特殊監管區”的建設,探索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的國際化營商環境,通過測試開放過程的各類風險積累抵御沖擊的能力和經驗進而找出對策,為中國經濟更深層次融入經濟全球化做好試驗。另一方面,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要不斷嘗試、深化內涵,通過高質量開放平臺建設,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結構調整,更緊密地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機遇,跟上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新興技術發展步伐。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世界經濟形勢變化,考驗著我們對“?!迸c“機”的認識,客觀上也提升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擴大開放特別是探索“制度型開放”的緊迫性。比如,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我國一些不相適應的政策措施也要作出相應調整。如何把最大限度排除風險,把互利共贏落到實處?各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能否“率先垂范”“先行一步”便是關鍵。
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都將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在開放領域,就是要持續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打造成開放新高地,進而帶動更大范圍、更多領域、更深層次的有序開放。在制度層面,要積極推動相關立法進程,探索建立容錯激勵機制,為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發展構建有力的制度保障,為改革創新的制度集成創造良好環境;在執行層面,要設計好落實路徑,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的作用,及時探索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等領域的新規則、新規范。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水平開放,高水平開放也需要高質量發展。展望未來,持之以恒將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的一片片“試驗田”打造成為對外開放的“新高地”,中國經濟必將收獲開放發展的碩果。
(南開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教授)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局之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增多的復雜局面,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在這一過程中,全國21個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海自貿試驗區推出一系列旨在建立自貿試驗區“引領區”的措施,總部經濟、金融產業實現了較快發展;天津自貿試驗區開展了進口租賃飛機跨關區監管、企業設立登記備案限時辦結等試點,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飛機租賃聚集地;四川自貿試驗區全方位聯動航空、鐵路、公路、水運交通網絡,持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框架初步建立,率先推出了全國第一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這些探索實踐,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貢獻了力量。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多邊主義,主動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這為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方面,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要守正創新,通過“海關特殊監管區”的建設,探索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的國際化營商環境,通過測試開放過程的各類風險積累抵御沖擊的能力和經驗進而找出對策,為中國經濟更深層次融入經濟全球化做好試驗。另一方面,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要不斷嘗試、深化內涵,通過高質量開放平臺建設,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結構調整,更緊密地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機遇,跟上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新興技術發展步伐。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世界經濟形勢變化,考驗著我們對“?!迸c“機”的認識,客觀上也提升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擴大開放特別是探索“制度型開放”的緊迫性。比如,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我國一些不相適應的政策措施也要作出相應調整。如何把最大限度排除風險,把互利共贏落到實處?各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能否“率先垂范”“先行一步”便是關鍵。
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都將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在開放領域,就是要持續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打造成開放新高地,進而帶動更大范圍、更多領域、更深層次的有序開放。在制度層面,要積極推動相關立法進程,探索建立容錯激勵機制,為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發展構建有力的制度保障,為改革創新的制度集成創造良好環境;在執行層面,要設計好落實路徑,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的作用,及時探索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等領域的新規則、新規范。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水平開放,高水平開放也需要高質量發展。展望未來,持之以恒將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的一片片“試驗田”打造成為對外開放的“新高地”,中國經濟必將收獲開放發展的碩果。
(南開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教授)